最近一位網友自己靠忍耐饑餓減重,突然有一天胃痛到覺得自己快往生!
如果自己減重,沒有按照規劃漸進減低熱量攝取,很容易讓胃受傷。
由於發生得很突然,時間也很晚,距離也很遠,
我叫她把中藥成份藥布貼在肚臍上方中脘穴,再敷上暖暖包,
症狀很快就緩解了,
不過還是囑咐她去看醫生檢查一下,以免胃的狀況惡化。
中醫很注重胃,
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。
所以在重病的時候,會覺得餓,就代表還有一線生機。
減重,多運動很好,飲食控制更重要。
因此在減重過程中,控制熱量攝取是必然的。
很多肥胖病患的胃都被撐得很大,
只有減少進食,胃才有機會慢慢縮小,以後才不會一下子吃太多。
也有一位病人動過胃減積手術,把胃切掉一部分讓胃縮小,
但飲食上沒有節制,很快又胖起來。
如果常常進食過量,縮小的胃還是會被慢慢撐大,食量也會越來越大。
如果用無熱量或低熱量的食品去降低飢餓感,
雖然可以快速減重,可是一旦正常進食,就會很快復胖。
胃沒有縮小,食量還是很大,換成正常熱量的食物,復胖是必然。
所以一定要有耐心,慢慢減少一次攝取食物的份量,
過一陣子就會發現,飢餓的感覺沒有以前這麼強烈,
而且即使餓了,吃一點東西就飽了。
讓胃縮小的過程中,
自己硬是不吃東西可能會造成胃酸分泌過量,保護性的黏液分泌不足,
胃酸的強度跟鹽酸差不多,因此可能造成胃發炎或潰瘍、穿孔。
給減重病人的處方中,我們會加入減少胃酸分泌、促進黏液分泌的藥物來抑制食慾。
用中醫的名詞來說就是降胃火。
降低胃火有很多機轉:
常用的有用清胃熱的方式直接減少胃酸分泌,讓發炎的黏膜細胞消炎;
或根據某些體質疏肝理氣,間接減少胃酸分泌;
對女生可以用調理衝任的方式減少胃酸分泌;
也可以利用滋胃陰的方式,增加胃部黏液分泌來避免細胞受胃酸傷害;
有一些藥物可以物理性地糊在胃壁上,產生保護作用,還可以促進受傷的黏膜細胞修復。
疏肝理氣藥物不僅可以間接減低胃酸的分泌,還可以促進膽汁排泄,避免產生膽結石。
想要瘦快一點,瘦得健康一點,最好使用中藥輔助,中醫師從旁協助。
想自己控制飲食,要謹慎小心,最好避免快速減重,慢慢把攝取熱量往下修正比較安全。
減重過程有任何不舒服的情況,應該儘快就醫,避免傷害擴大、惡化。